电话:0516-83828818
0516-83774110
网址:www.weiwutw.com
邮箱:1067361958@qq.com
Q Q:1067361958
公司地址:徐州市鼓楼区环城路167号宏宇新天地大楼B座1楼121室
今年入梅以来,全省已发生10轮强降雨过程,加上上游大量客水入境,境内河湖水位持续上升,全省防汛形势异常严峻!
汛情就是命令,防御就是责任。江苏省委省政府迅速做出安排部署,要求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全省各级防汛部门精准调度、科学统筹,直面汛情大考。
精准测报 赢得主动
“利用模型+人工的形式,对每个站点的历史数据和今年现场的水位、流量、雨量、上下游、干支流、两岸地形、气象等情况综合分析,来预测洪水的来量、水位等指标。”省水文局局长辛华荣说。
目前,江苏有42个洪水预报站点,其中有20个站点开展日常化预报。根据不同需求,洪水预测模型可预报未来3天、一周或一个月的水情。
今年梅雨期,长江高潮位每一次刷新历史纪录,都由水文部门在南京潮水位站的电子展示屏上向公众实时展示。每一个数据,都牵动着人们的心。位于南京下关的百年老站俨然成了全南京广为人知的“网红站”。
“汛情瞬息万变,精准测报、预报是关键。”省水利厅一级水文首席预报员闻余华说。
编码式遥测水位计、翻斗式遥测雨量计,视频实时监控系统……在南京潮水位站,记者看到了各式先进测报装备。“水位、雨量现在都是自动采集,测报过程无需人工干预,可靠性强。”南京水文分局高级工程师朱庆云说。
6月10日以来,省水利厅依托5500多处自动测报站点实时收集雨水情信息,紧盯气象预报和实时降雨,已累计滚动预报水情300余站次,发布洪水红色预警3期、橙色预警7期、黄色预警14期、蓝色预警13期,发布专题预报专报58期。
精准的预报,为统筹开展防汛各项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,加上密集的会商,各相关部门互联互通,准确、全面把握雨水情信息,分析、研判各地实时防汛形势,为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技术支撑。
精细调度 从容应对
“ 继续加大洪泽湖三河闸、二河闸和高良涧等出湖口门泄洪力度;骆马湖嶂山闸加大泄洪流量,预降水位腾库迎洪;通知沿线各地加强值班值守,全线处于临战状态……”
在省水利厅的水旱灾害防御指挥中心调度室,工作人员紧张地盯着大屏。大屏上显示着全省江河湖库水位的实时数据、各主要工程的实时监控画面等。
入梅以来,全省累计降雨为常年梅雨期的2.68倍,且无论是淮北地区、江淮之间还是沿江苏南,降雨均在历史同期前列。
尽管汛情严峻,但各种强有力的防御措施使得全省防汛形势始终处于可控状态。其中,精准调度水利工程、注重把握调度的关键节点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。
在长江、淮河流域,工作人员紧盯住长江南京段以及洪泽湖等关键站点水位,在预判水位将会达到警戒值时,立即组织江滩洲岛、行蓄洪区人员进行撤离。截至24日,全省累计集中转移撤离人员3万多人。
在太湖流域,针对苏南及沿江地区可能发生超警洪水的实际,降雨前,组织沿江各地预降河网水位;降雨后,及时调度沿江涵闸全力排水。作为太湖流域洪水北排长江的骨干工程,新沟河江边枢纽闸站工程自太湖水位突破警戒水位后起,就及时启用闸泵联合全力抢排洪涝,泵站机组已连续平稳运行2230台时。
在苏州市水务调度指挥中心,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市126个水位站数据、20个骨干河道流量数据以及31个雨量站记录等信息。有了‘智慧大脑’的系统研判,让科学调度有了抓手。
科学指导 有序组织
7月以来,省防指、省水利厅抽调100多名专家,组成18支督导检查组、专家组,分赴长江、淮河、太湖流域,深入一线指导防汛工作,协助地方开展风险隐患排查。
考虑到很多基层一线的巡查人员未有过巡堤查险经历,省水利厅及时向基层印发了巡堤查险手册和抢险案例,让一线人员了解查什么、怎么查、发现险情后怎么办。入梅以来,截至26日,全省累计投入巡查将近130多万人次。
7月17日,省水利厅驻镇江市检查组专家罗伯明在检查中发现,位于丹徒区运粮河七摆渡闸外港堤段出现局部险情,存在安全隐患。检查组立即向上级报告,并在现场提出了采取全线增做贴坡反滤、管涌处上堵下导等处置意见。当地立即组织人员开展相应的抢险施工。
“幸亏有水利专家在,给我们及时开展技术指导,让我们能够快速有效处置险情”。丹徒区高资街道主任张蕾说。
无患,来源于有备。为了有效应今年这场全流域的大洪水,江苏强化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,坚持底线思维,超前应对。相较于以往,这种从容应对的底气何来?
经过持续多年的建设,江苏建成了流域与区域、城乡协调配套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。淮河水系形成了洪泽湖调蓄,入江、入海、相机入沂出海三路外排的防洪格局。洪泽湖及淮河下游地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。沂沭泗水系形成了东调南下的防洪格局,彻底改变了中下游地区洪水漫流局面,沂沭泗河中下游地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。长江干流实施了河势整治与堤防达标建设,基本能够防御1954年型(约50年一遇)洪水。太湖水系形成了流域、区域、城市基本协调的防洪格局,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。
今年,正是依靠这些水利工程,江苏得以科学调度洪水,削峰错峰有了更大空间,滞蓄洪水效益明显。
大洪未去,大汛当前。江苏各级水利部门直面境内各流域高水位、长时期、大流量行洪的复杂局面,立足长期抗大洪、抢大险、救大灾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,以战时状态投入到防汛抗洪工作中去,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