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0516-83828818
0516-83774110
网址:www.weiwutw.com
邮箱:1067361958@qq.com
Q Q:1067361958
公司地址:徐州市鼓楼区环城路167号宏宇新天地大楼B座1楼121室
今日(3 月 5 日),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,这一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正式开启。随着太阳到达黄经 345°,气温回升,春雷乍响,蛰伏于地下冬眠的动物纷纷苏醒,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从气候特征来看,除东北、西北地区仍银装素裹外,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攀升至 0℃以上。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达 3 - 6℃,沿江江南地区为 8℃以上,而西南和华南地区早已是一派春意融融,气温达到 10 - 15℃。不过,各地春雷始鸣时间有所不同,云南南部在 1 月底前后即可闻雷,北京初雷日则在 4 月下旬,“惊蛰始雷” 的说法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较为契合。
在农事活动方面,惊蛰对农耕意义重大,我国从南到北陆续进入春耕大忙时节。农谚 “到了惊蛰节,锄头不停歇” 生动体现了此时的忙碌。江南地区小麦已拔节,油菜开始见花,对水和肥需求大增,需适时追肥、合理灌溉;华南地区早稻播种抓紧进行,同时做好秧田防寒;北方地区土地渐渐解冻,春耕由南向北渐次展开。此外,随着气温回升,茶树、桃树、梨树、苹果树等果树也开始施肥,各类病虫害相继发生,田间杂草萌发,病虫害防治和除草工作刻不容缓。
各地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惊蛰。在成都市双眼井社区巴金书屋,“惊蛰・春生的欢悦 — 寻觅春天的声和味” 主题活动热闹开展。17 名学生代表在熊猫社工的引导下,通过图文了解惊蛰节气的气候特征与名称由来,知晓 “打小人”“祭白虎” 等传统习俗。在 “听声辨物” 游戏中,孩子们聆听春雷、春雨、蛙叫、虫鸣等自然声音,感受惊蛰时节与自然物候的紧密联系。随后,结合惊蛰熏香习俗,孩子们参与中草药香囊制作,通过嗅觉辨识薄荷、艾草、佩兰等药材,亲手制作出驱虫、防感冒的草药香囊。
在广东,寒意渐消,春回大地。不少家庭会摆放艾草、佛手果等芳香植物,用以驱除蚁虫、细菌与霉气。在梅州大埔,还有 “炒惊蛰” 的习俗,家家取来黄豆和麦子放在锅中混炒,炒后并舂,舂后又炒,口中还念念有词:“炒炒炒,炒去黄蚁爪;舂舂舂,舂死黄蚁公”,寄托着除百虫的朴实愿望。
气象部门提醒,惊蛰时节虽天气转暖,但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,且昼夜温差较大,市民不宜过早脱去厚衣服,应根据天气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物,预防感冒。此外,“春困” 现象随着天气渐暖开始出现,市民应早睡早起,保证良好的睡眠,可适当进行慢跑、太极拳等柔和运动,使身体放松和舒展,规范饮食,以清淡为主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避免加重肝火。
惊蛰,宛如大自然奏响的一曲春之乐章,唤醒沉睡万物,也唤醒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。在这充满希望的时节,人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春耕与生活中,共赴春日盛景。